本報訊(記者王秋實)從今天起,群發詐騙短信5000條以上,或者撥打詐騙電話500人次以上的行為,即使詐騙未遂,也應當以詐騙罪定罪處罰。昨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詐騙罪的定罪門檻做出了新規定。該司法解釋今起實施。
詐騙3000元可定罪
根據該解釋,結合我國經濟發展實際和詐騙犯罪的發案形勢,詐騙罪的定罪量刑標準有所調整。詐騙案的定罪金額由原來的2000元提高為3000元,詐騙公私財物價值3000元至1萬元以上,將認定為刑法規定的“數額較大”,3萬元至10萬元以上為“數額巨大”,50萬元以上的將達到“數額特別巨大”。
5種情形從嚴懲處
在犯罪金額已經“達標”的情況下,該解釋還確定了5種將從嚴懲處的情形,包括通過發送短信、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以及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或者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同時,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或者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也將予以嚴懲。
此外,解釋中也同時規定了5種可以從輕處理的情形,其中包括,如果詐騙的是近親屬的財物,得到近親屬諒解的,一般也可不按犯罪處理,即使有必要追究刑事責任也應酌情從寬。
詐騙電話500次入罪
針對目前電信詐騙高發、大量被騙者卻難以一一查實的情況,解釋中特別規定,利用發送短信、撥打電話、互聯網等電信技術手段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雖然詐騙數額難以查證,但是只要達到發送詐騙短信5000條以上的;或撥打詐騙電話500人次以上的;以及詐騙手段惡劣、危害嚴重的,就應以詐騙罪(未遂)定罪處罰。
如果明知他人實施詐騙犯罪,仍為其提供信用卡、手機卡、通訊工具、通訊傳輸通道、網絡技術支持、費用結算等幫助的,將以共同犯罪論處。
■釋疑
劃定短信條數便于偵查取證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胡云騰表示,從公安機關近幾年破獲的多起境內外勾結的電信詐騙犯罪來看,其中的難點主要在于證據的認定方面,犯罪分子想盡辦法鉆法律的空子。因此需要通過司法解釋及時解決電信詐騙定罪量刑中遇到的新問題。
胡云騰說,司法解釋針對電信詐騙行為查處難、取證難,詐騙數額往往難以查清的實際,根據刑法總則有關犯罪未遂的規定,專門劃定了“硬杠杠”,進行了明確、具體的規定:對電信詐騙數額難以查證,但發送詐騙信息5000條以上的,撥打詐騙電話500人次以上的,或者詐騙手段惡劣、危害嚴重的,即可以詐騙罪(未遂)追究刑事責任。發送詐騙信息的條數及撥打詐騙電話的次數,通過技術偵查手段可以查證,而且5000條、500人次的數量規定,也符合打擊此類犯罪活動的現實需要。
據新華社電
還可以看看
其他文章,謝謝您的閱讀。
網站申明:系本文編輯轉載,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有權歸屬原作者。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
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