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物流更名為德邦快遞,成為轟動物流圈的大事件。
德邦為什么要更名?更名之后要如何干?作為“零擔之王”和“快遞黑馬”,德邦又如何看這兩個行業(yè)?未來德邦有怎樣的營收目標?德邦會不會站隊?“黃埔軍!比绾斡萌、留人……相信大家肯定有滿腹的疑問。
以下為德邦快遞董事長崔維星、德邦快遞輪值CEO韓永彥接受媒體專訪內容,你關心的都有了答案,值得慢慢閱讀。
以下為崔維星專訪內容:
快遞做好了,別的都基本可以做好
問:德邦更名背后的思考是什么?
崔維星:整個物流,別的做好了都是小成功,快遞做好了就是大成功,快遞規(guī)模效率特別明顯。再一個,快遞對管理要求也特別高。兩方面,第一是做的差,沒的也快;做得好規(guī)模很快就很大,別人就沒法跟上。它是規(guī)模越大、就越有優(yōu)勢的行業(yè)。
快遞是整個物流里面比較高端的,快遞做好了,別的都基本可以做好。如果說快遞做不好,那你就是一個二三流物流公司。別的做好了不見得能夠做好快遞,快遞做好了其他就可以做好。所以更名為德邦快遞,順帶做別的產品,用它牽頭,全公司拼命集中精力把快遞做好,帶動別的業(yè)務基本上自然也會好。
我把德邦物流更名為德邦快遞,實際上做的是物流(廣義概念)的活兒,叫的是快遞的名字。
淘汰剛剛開始,未來大淘汰不可避免
問:如何看待目前快遞行業(yè)的市場環(huán)境?
崔維星:市場環(huán)境競爭是比較激烈,但我覺得還不夠激烈。因為現在是所謂的二線快遞比較艱難,所謂的一線快遞還行,但是也會越來越激烈。
快遞的用戶轉化成本很低,你服務第一天好了第二天就有,它的轉化成本特別低,用戶他肯定選擇一個最好的,選擇不用花錢,也不要付出成本。換倉庫、供應鏈公司挺難,換快遞公司容易。
現在淘汰剛剛開始,未來大的淘汰是不可避免的。我也不能預測那么好,我預測兩年之內、三年之內、五年之內怎么樣,我不想預測。
但是肯定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大的公司可能生存越來越好,小的公司肯定越來越難。還是那句話,你一個人收一層樓,我一個人收一棟樓我都競爭不過你,你一層樓收100件,我一棟樓收80件都累死了,那我怎么跟你競爭?所以開始是管一個村的人和管一層樓的人競爭,下一步管一棟樓的人和管一層樓的競爭,管一棟樓的人收80件累壞了,管一層樓的收100件還很輕松,客戶滿意度還很高,所以這是規(guī)模的問題。
再就是管理的問題,管理好,人就去找你們;客戶體驗不好的,第二天就換第二家,換快遞公司很難嗎?所以管理好,客戶體驗好了發(fā)展就會很快,管理差、體驗差的就會慢一些。怎么體驗好?績效、人才招聘、科技、信息化這些你都要做,不做不行。
現在德邦快遞成不成?德邦快遞基本還成,現在市場上各種口碑、服務還算行,但不能說特別好。我們在大件快遞方面還算可以,機會比較大,客戶對我們太多評價基本是數一數二的,但是別的方面還在不斷地快馬加鞭地追。
淘汰的時候會不會淘汰德邦物流?我現在只能說很有可能淘汰,所以現在深耕大件快遞,大件快遞沒有做的特別好的。你說我能不能站住?我覺得站住還是沒有問題的。那站住之后能不能做別的?現在就要聚焦精力,想一切辦法,科技也好,人才也好,考核也好,獎勵也好,把大件做好,站穩(wěn)腳跟,這是第一;競爭當中就比較安全,然后別的再試探。
問:快遞的業(yè)務收入到目前為止是怎樣的?改名德邦快遞之后,快遞業(yè)務目標有什么樣的目標?
崔維星:收入嚴格來說是不公開的,我們是上市公司。要說的話,反正130萬票件量,每天收入3500、3600萬,周日稍微少一點,周六周日稍微少一點,周一不錯,從收入角度來說不錯,因為我們件大,從票件量來看還是比較小的,微不足道。今年100來億的收入,我們現在增長是百分之五六十。剛才高會長說了,整個市場是增長20%,我們是五六十。但是遠遠沒有達到我的要求,我希望能增長更快一點。
問:你給你的團隊設置一個什么樣的目標?
崔維星:明年計劃還沒有定。但是希望能夠50%、60%也可以。
德邦會不會站隊?
問:我們注意到快遞市場最近有一些股權投資關系,市場變局也非常大。德邦其實沒有非常直接的介入到這里來,德邦怎么維持自己?還是說因為你們一味要大量沖件,可能會依靠一個大的電商?
崔維星:站隊的問題,是不是一個半偽命題,不敢說它是一個偽命題,但我覺得是一個半偽命題。阿里應該也沒有想什么站隊,公司經營好,他就投點錢,賺錢唄,是不是這樣我不知道啊,我覺得有可能是這樣的。
記者:如果阿里投你,你愿意嗎?
崔維星:我沒說不行也沒有說行,可以探討。我覺得是這樣,他們可能覺得投資百世和圓通沒有那么理想,然后中通和韻達好,他們就想投中通和韻達。站隊的問題我覺得我們現在還沒有資格講,是不是?我們太小了,130萬,誰搭理你?
另外一方面,如果從服務的角度來講,(我們)跟客戶站在一邊,希望給客戶提供好的客戶體驗,希望能夠給客戶服務好一點,把我們的大件快遞做好。只要能把大件快遞做好,客戶體驗非常好,什么就都有了。不需要站隊,如果我的大件快遞服務比別人好的話。
記者:有人有意向跟你們談股權投資的事情嗎?
崔維星:現在沒有。我們上市了,有了就公告了。
記者:5%以下是不需要公告的。
崔維星:沒有。
讓送大件的人掙錢,這是硬道理
問:轉型快遞公司以后,有一些硬性指標或者要求,必須要送貨上樓,德邦如何做到這點?
崔維星:實際上讓快遞員爽,首先是上樓機配上,不然他上樓太累,這是第一步。上樓機好像是五千塊錢一個,配一萬個快遞小哥,也就是五千萬不見了。
主持人:五千到一萬一個。
崔維星:哦,是一萬,不是五千。原則上要送上樓,實際上,30公斤以上的貨一個人上樓是很難的。我準備過段時間自己背一下,試一下,不要講快遞小哥,我先背!為什么?觀察一下大家存在什么問題,我再去解決怎么背,我背給他們看一下,這樣才能夠關心人家嘛。要不你天天說這個高瞻遠矚,那個大件服務,快遞小哥怎么過?高管開始背,我先背。所以要全部配爬樓機,我自己背上去也累,我說要給他們配爬樓機,配爬樓機我來學,我來用,高管你去學。
第二個,提成要跟上,快遞員工資很簡單,就是掙錢,沒有別的,客戶服務,客戶服務是我們從企業(yè)層面談的;快遞小哥,人家小孩上學還有問題,房買不起了,各種問題,總之錢最有用。所以薪酬方面、鼓勵方面、考核方面、激勵方面肯定要跟上,怎么跟?激勵方案是不斷地修正,先試點,看效果哪個好。不是上來就說每人發(fā)一個iphone或怎樣怎樣,我不這么試,搞一個細一點的,看上去像烏龜爬一樣,但是最后能夠達到兔子的結果,這是我的一種思路。馬上就要兔子跑?兔子跑的事我干不了,烏龜爬的事我干得了。
問:就是在嘗試過程中不斷地修正?
崔維星:修正,找很多咨詢公司也好,媒體也好,很多人一起去修正,但是肯定要讓送大件的人掙錢,這是硬道理,如果掙不了錢肯定不行。那怎么樣?他多掙點,我少掙點,這樣把服務搞好我覺得是可以的,沒有什么問題。
劣勢終歸是劣勢,零擔要快遞化
問:您認為以后中國零擔市場會變成沙漏狀的結構,判斷依據是什么?是不是零擔市場規(guī)模會縮小?
崔維星:我覺得零擔市場最終肯定要快遞化,過去零擔服務不好,零擔市場,第一你服務不夠;第二,你的網絡不夠強大。還是那句話,快遞一個人管一棟樓,你一個人管一個村,管一個鎮(zhèn),我一個人管一棟樓跟你一個人管一個村競爭,你還是處于劣勢的。但是因為零擔是大件,劣勢沒有那么明顯。但是劣勢終歸是劣勢,它最終肯定要慢慢變化,要快遞化。
但是有一些零擔例如專業(yè)市場的,像我前陣子去的一個專業(yè)市場里面,他們說有500億貨量,運費500億,是不是500億我不知道,當地人說運費有500億,人家的專線、零擔、裝車,一個零擔司機、一個搬運工裝車,那是技術活兒,他們收入要兩萬塊,裝的特別好,貨特別順。在那種專業(yè)市場的運輸當中,網絡是沒有競爭優(yōu)勢的,因為網絡廣,中轉流程多,家具破損就嚴重。
在有些市場,零擔是有競爭力的。但是大多數市場,像我們一般市場肯定是要服務加強,服務加強肯定就快遞化,現在國外看零擔、專線這種模式很少,因為它講服務,專線沒有網絡,沒有網絡怎么服務?我們在座的各位肯定不會用零擔發(fā)貨,零擔跟我們在座各位沒有關系,所以為什么一跟大家講零擔,問題就在這里。零擔肯定要轉型。
問:演講中說的每年投入35億元賦能大件,每年投入35億元算是每年新增投資嗎?
崔維星:我管的沒有那么細。但是基本上就是在研發(fā)、買車、爬樓機、分揀系統(tǒng)等方面的投入,因為我們有估計300億左右的收入嘛,拿出10%來,問題不是很大。是各種合在一起的投入,肯定不是突然一下就投入的。
大件快遞做不好,就沒有資格想下一步
問:咱們大件快遞的流量主要是來自于電商還是其他的?
崔維星:都有,我們現在主要說電商,因為電商是增長最快的,其余的是比較穩(wěn)定的。穩(wěn)定的可能各有各的路,新增肯定是電商最多,我目標是做電商,但是別的也做。我們給客戶的感覺,我電商做好了,別的自然就做好了。
記者:現在阿里在投中通,包括之前百世。他投這些企業(yè)也開始逐步向大件快遞走,咱們有沒有感覺到心里一慌?
崔維星:我想替菜鳥說句話,大家總是認為菜鳥會搶占大家的業(yè)務,實際沒有搶大家的業(yè)務,人家哪搶大家的業(yè)務了?投了百世,百世市值也沒有很大的浮動,沒有因此立刻盈利。投了圓通,也沒有節(jié)節(jié)高。不能說菜鳥有偏向,我就不承認。我們要公平的說,人家菜鳥沒有干涉業(yè)務,人家是比較公平的,我覺得菜鳥又推廣電子面單,又推廣菜鳥指數,又幫大家搞好IT,為中國快遞發(fā)展操碎了心,自己天天虧很多錢,F在是這樣的,未來怎么樣我不知道。
問:您怎么定義“綜合物流商”?如果把大件快遞做好了,咱們有沒有可能再向小件走?
崔維星:所有人都在做綜合物流商。綜合物流商就是從大件、小件、倉儲、跨境、整車都在做,所有人都是這個方向。
問:以后小件咱們也會發(fā)力?
崔維星:看我有沒有資格做,大件做好了就有資格做,大件沒有做好就沒有資格做。
問:有時間表嗎?
崔維星:我覺得不管說的多牛,首先要聚焦,還是那句話,是以烏龜的速度來達到兔子的結果。我覺得就是要聚焦,大件快遞做好了,才有下一步。大件快遞做不好,我就沒有資格想下一步。
最終的競爭在管理,但是沒有人關心
問:您剛才提到零擔快遞,是不是今后咱們快遞網絡和零擔網絡要進一步整合改造?
崔維星:大件快遞當然要整合我的零擔網絡,提高零擔服務,比如像上樓、門到門,其實是在零擔基礎上提高服務。
問:大件快遞主要做零擔網絡?
崔維星:現在零擔網絡跟大件網絡是差不多通用的,沒有完全分家,可能別的公司是分家的,我們公司是不分家的,為什么?如果零擔和快遞網絡分家的話,我們就沒有資格做快遞。因為零擔跟快遞等于是合并的,所以我們有網絡的基礎,所以我們做大件快遞有一點基礎。如果我們分家了,我們從頭開始做,我跟別人沒有區(qū)別,我能有機會成嗎?估計很難的,所以基本上不分家。但是未來如果做的很成熟了,快遞發(fā)展很好的話,慢慢也可能會分家,F在也可以說是若即若離的關系。
問:快遞跟零擔網絡是不一樣的,從分撥中心到末端,是不是我們要重新改造零擔網絡?比如分撥中心要上大量設備?
崔維星:肯定要上。零擔里面的小件貨就上小件分揀設備,零擔里面的大件貨走另外一個通道。但是中間的運輸有可能一樣,也有可能分開。快遞很多的時候,自動發(fā)車就不需要;快遞稍微少一點的話,有時候虧就虧在干線上,干線上空發(fā)不就虧了嘛。我們公司干線基本是滿載的,成本低一點,但是有時候會影響一點時效,所以我們的網絡在不斷地優(yōu)化。找數據公司、荷蘭來的、美國來的,天天給我們算怎么樣優(yōu)化,要發(fā)揮出兩者的優(yōu)勢,又要保證速度,這里面還要下一番功夫。
問:跟順豐雙方是一個競爭關系,這種競爭是差異化,除了大件,未來還會沖著哪些方向展開?
崔維星:大家都關心高科技,關心大數據,都關心無人機。我不知道無人機怎樣運貨,無人機怎么樣掙錢,無人車我也不知道怎么樣掙錢。要說我們跟順豐競爭?順豐都說了他競爭對手都不在行內,人家競爭對手是谷歌,我就沒話說了。
我覺得我們跟他可能有競爭關系,實際上最終的競爭就在于管理,但是管理沒有人關心,沒有人有興趣,說管理是個什么東西?管理就是讓你的員工積極性更高,錢更多也好、提拔更快也好,必須讓你的員工積極性更高,流程更簡潔,然后數據化更好,客戶體驗更好。德邦如果有資格競爭并且獲勝的話,最后必須要管理做好。落不到管理上,其實就是吹牛。
大件快遞差異化跟人家不一樣,這是表面現象,但是怎么保證大件快遞質量,怎么能夠做的比順豐好?靠管理,人力資源,流程、科技,當然我說的科技不是無人機,不是無人車,我說的是系統(tǒng)怎樣更好,客戶下單的界面怎樣更好,流程怎樣更簡潔,我說的這方面。這方面必須做的比順豐好,才有機會成功。
以下為韓永彥專訪內容:
千億市場,我們獲得幾百億,不是很難
問:您剛才說了很多德邦的優(yōu)勢,但是我更關心的是這次轉型挑戰(zhàn)與痛點是哪里?德邦怎么讓自己的嘗試更加成功?
韓永彥:對我們而言,最核心的是把原有做單件大件核心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實際上3-60公斤是很大的范疇,單件60公斤以上的很少,廣泛的物流平均20公斤、30公斤也夠了。所以,大部分貨是涵蓋在我們傳統(tǒng)優(yōu)勢領域里面。
轉型是很痛的。主要痛在哪呢?主要是快遞和物流屬性上的差異。傳統(tǒng)的物流,大家可能接觸更多的是,比如說物流園區(qū)里面,基本是店到店、點到點的服務,是從我們的門店發(fā)到另外一個門店。但是快遞升級了物流模式,突破了最后一公里。因為快遞更多地強調門到門的屬性。所以,在轉型過程當中,最“痛”的是末端能力的構建。所以,今天我們也一直在強調末端能力。
高會長講的是說很多快遞企業(yè)也開始做大件,但我們的增長比別人快,說明我們還是很有優(yōu)勢的;第二,快遞企業(yè)做大件,跟大件轉型到門到門,難度是一樣的。傳統(tǒng)快遞企業(yè),比如大家經常在路邊能看到都是三輪車為主,所以快遞企業(yè)轉型做大件的時候,也面臨著末端的壓力。所以,就看誰能首先搶占末端的運營能力,把運營能力構建起來,來支撐優(yōu)質的客戶體驗。我認為這是最重要,也是最“痛”的一點。
變革是很容易失敗,以前我說變革的時候,麥肯錫總跟我們講70-80%的變革都是失敗的,這是很正常的。為什么企業(yè)內部變革很難呢?難道諾基亞不想變革嗎?柯達不想變革嗎?這和企業(yè)的決心有很大關系。從德邦物流更名到德邦快遞,我覺得足以表現公司的決心。這是整個公司自上而下的決心或者戰(zhàn)略意圖的一種具體表現,我們的確要花極大的力氣來做這件事情。
我們看好這塊市場,我們認為這塊市場的確是千億級市場,我們內部有報告來分析這塊。所以,千億市場里面,我們來獲得幾百億,不是很難的事情。
只有成本高,才有我們的優(yōu)勢
問:德邦還提出要提供送貨上門送貨到家,這樣肯定會拔高財務成本。德邦快遞如何權衡專業(yè)的末端服務會導致財務成本上升的問題?
韓永彥:這是一個好問題,送貨上門是一個難點,但是要解決送貨上樓要花巨大的成本,至少設備投入是。所以,今天我們也提到未來三年,每年拿出35億來做這件事。
為什么講這個問題是一個好問題呢?我覺得對于德邦這樣的直營企業(yè)而言,只有成本高,才有我們的優(yōu)勢。這句話怎么理解呢?可能有點怪。因為成本高,所以門檻高。比如說四輪車,大件的這些系統(tǒng),是跟以往不一樣,要單獨新建,所以成本高。
但隨著管理優(yōu)化和規(guī)模提升,成本我相信最后一定可以下來的,效率上來之后,利潤率是不低的。你們可以去看一下崔總講的國外企業(yè),去看一下Fedex、羅賓遜的業(yè)務,它的利潤比其他企業(yè)還好。這里面是一個能力提升的過程,其實快遞物流細講起來比較復雜,0-3公斤是快遞,3-30公斤叫包裹,30公斤以上我們以前叫零擔,現在我們上至60公斤都升級成包裹,上面再是零擔,再上面是拼車、整車。
簡單講一下,大家都發(fā)過小包裹,一個信件從北京到上海多少錢?順豐可能十幾二十,通達可能更便宜。如果開著四輪車去接送,成本多少?看一下出租車一公里多少成本,就知道四輪車的成本高多了。所以,小件為什么會形成這種二輪車、三輪車的業(yè)務,因為經濟、便宜。中國的小件正是因為三輪、二輪車這種業(yè)態(tài),所以效率高、成本低,這是優(yōu)勢。
大包裹如果用三輪車來送,拿冰箱舉個例子,一天可能只能送兩件,但我用四輪車來送,一天可能送10件、20件。所以看上去成本好像高了,但其實單件成本低了。再比如說送貨,零擔送貨跟普通送貨有區(qū)別的,理論上60公斤以下通過設備都可以實現一人送貨。到了60公斤以上,是兩個人,所以成本就是兩個人的,不同的公斤段有不同的成本優(yōu)勢。
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一定要強調不同的運營,有一個自然的根據重量與效率去平衡的劃分規(guī)則在里面。我相信我們通過管理,肯定可以把成本降下來,前期投入是短期的。
服務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問:我們可以想象到,當大件快遞作為主打業(yè)務的時候,對于人員的配備要求各方面培訓,也要跟上。我們是如何做的?
韓永彥:關于人才方面,德邦是直營體系,人才一直是我們的重要核心。人才方面,我們延續(xù)了以前(特別是崔總在做零擔時)的人才布局,移植到這邊。然后,針對大件人員,怎樣有效提升他們的效率,我們會有研究生、博士生專門來做課題研究。長期來看,一定能構建提升效率的能力。
另外,我們從去年開始提出來,快遞員要招大專生。大家可能覺得很怪,就像以前我們招大學生來做物流工作一樣,十年以前,大家都覺得這不可思議。但是現在物流越來越規(guī)范化,我們大專生快遞員比例比同行業(yè)高很多,這些員工,我相信三年、五年、十年走下來,一定會優(yōu)勢明顯,F在德邦的高管,都是十年前、八年前通過校招進來,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所以,我們有自下而上人才培養(yǎng)體系來把整個團隊提升起來,當然這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另外,就是延用之前的“招、培、管、用、留”。怎么招聘最合適的人?什么樣的人員素質模型更加符合德邦的需求?我們會專門做數據評估,每個人送快遞的效率情況、服務情況、離職率,來分析哪類人群可能更適合做德邦的快遞員。招聘、人才素質模型、培訓,我們自己有德邦大學,每年給管理人員、新員工進行培訓,幫助他們提升業(yè)務技能。我們一直相信優(yōu)秀的管理人員一定是從一線走出來的,包括我本人也是,剛畢業(yè)的時候在一線搬貨、做員工。從一線走出來,才能理解客戶的需求,也才能跟用戶離得更近。
例外,通過激勵,去建立符合他們的一套價值體系,F在,我們從企業(yè)文化的角度,重點來打造大件快遞員的服務意識。去年,我相信你們可能看到過我們的報道,我們給所有全年五星的快遞員都頒發(fā)了價值10萬的金條,大概80多人,不管人數多少,只要是五星,都會有。去年是第一次,為什么要進行這種獎勵,就是告訴所有員工,服務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找到最適合大件快遞的人,并著重培養(yǎng),好好地為他們構建體系,再通過文化、利益激發(fā)他們奮勇向前,大概就是這樣。
問:每年35億投入,是非常大的,具體如何分布?
韓永彥:35億的投入,包括IT研發(fā)、營運配稱的投入、后臺管理的提升,整體大概是這樣的分布。首先,IT運營上,因為能力一定要通過大量投入才能改造。我認為最終能不能成功的核心就在于一點——就是小件基因怎么變成大件基因,我們的大件基因怎樣深化到做好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甚至一定要突破最后一米。各個企業(yè)都有各個企業(yè)的定位,我們德邦的定位是在服務品質上。所以,我們在投入上也會著重考慮到這方面。
問:剛才看了上樓機挺有感觸的,有沒有其他類似的機器?比如能夠減輕快遞員負擔的。
韓永彥:大件最主要的機器還是上樓機,尤其在老城區(qū)。老小區(qū)上樓的核心問題有兩個,一是樓梯比較窄,另外是樓梯差異,所以大件抱不起來,上樓很難。對于樓梯的問題,我們采用上樓機這種設備,比如爬樓機。很多大件商品除了送上樓還需要加安裝,所以我們現在很多貨我們跟著安裝師傅一起上去,幫助你安裝,包括跑步機,也是送貨加安裝的方式。
問:發(fā)布會強調了承諾力的問題,有一個方案是40公斤100%免費送貨上樓,另一個是60公斤包接包送。我們怎么實現這樣的承諾力?
韓永彥:40公斤,對我們來說不是難事,我們剛進快遞行業(yè)時就是30公斤包接包送。以前的產品叫3.60,今天是升級版的3.60。以前,3.60指的是3公斤到60斤,也就是3-30公斤,那個時候我們就要求必須送貨上門。菜鳥上對各個企業(yè)有個評價選項是“送貨上樓”,德邦從上線開始就一直是好評第一。當然很難做到100%,但我們在不斷地強化。新招進來的快遞員,我們會告訴他們一定要送貨上門,這是我們核心競爭力。
為什么今天推到40公斤?因為通過上樓機等差異化的設備,我們可以再提升10公斤。也有人會問,為什么不直接60公斤包接包送?這個話題,其實我們爭論半年了,這可能跟德邦穩(wěn)健的做事風格有關。我們的崔總一直在強調,企業(yè)發(fā)展要長跑,要專注,說到就一定做到。
實際上,我們的服務里60公斤上樓都是不收費的,但在40-60公斤,我們考慮到前期有點難度,有時候可能需要請客戶一起幫忙。所以,我們把公斤往回拉,就是確保德邦承諾的一定做到,到40公斤100%免費上樓,40-60公斤也完全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會解決需求。
下一步,隨著相關運營配稱升級,我們可能會上提到60公斤100%免費上門,F在每個人都說可以送貨上樓,很多企業(yè)也都在講送貨上樓,但最后基本都是給客戶打電話說能不能下來自己拿一下,我比較忙。這是行業(yè)普遍現象,但我們既然承諾了,就一定會做到。
怎樣來構建?還是回到核心問題上,從運營能力上,在我們內部叫“圍繞大件運營配置體系”,大件人的體系、大件運營的體系、大件末端體系、大件分揀體系等等,我們從全局來布局,來保證我們的競爭力。
另外,德邦還有傳統(tǒng)的零擔優(yōu)勢,零擔優(yōu)勢是能夠轉換為大件優(yōu)勢的。比如,大貨車我們就有幾千臺,在前期對補充運力是很有利的。換句話說,大車可以接小貨,但小車沒有辦法接大貨,這是德邦的天然優(yōu)勢。
還可以看看
其他文章,謝謝您的閱讀。
網站申明:系本文編輯轉載,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有權歸屬原作者。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
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