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方物流是指通過對物流資源、物流設施和物流技術的整合和管理,提出物流全過程的方案設計、實施辦法和解決途徑的業務模式。在第三方物流基礎上的進化和發展。其主要功能是:①供應鏈管理功能。管理從貨主、托運人到用戶、顧客的供應全過程。②運輸一 體化功能。負責管理運輸公司、物流公司之間在業務操作上的銜接與協調。③供應鏈再造功能。根據貨主、托運人在供應鏈戰略上的要求,及時改變或調整戰略戰術,保證產品得以更快、更好、更廉地送到需求者手中。同第三方物流相比,第四方物流服務的內容更多、覆蓋的地區更廣,對從事物流服務的貨運公司要求更高。在當今世界經濟形式下,貨主、托運人越來越追求供應鏈的全球一體化,以適應跨國經營的需要。跨國公司也要集中精力于核心業務, 其物流業務必須更多地依賴于外包。它不只是在操作層面上進行外協,而且在戰略層面上也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以期得到更好的物流服務。因此,第四方物流便應運而生。
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是一個供應鏈的集成商,一般情況下政府為促進地區物流產業發展領頭搭建第四方物流平臺提供共享及發布信息服務,是供需雙方及第三方物流的領導力量。它不僅是物流的利益方,而是通過擁有的信息技術、整合能力以及其他資源提供一套完整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以此獲取一定的利潤。它是幫助企業實現降低成本和有效整合資源,并且依靠優秀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技術供應商、管理咨詢以及其他增值服務商,為客戶提供獨特的和廣泛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有爭議,參見“后面概念修正及錯誤傳播原因”一節)。
物流概念最早形成于美國,當時稱作“PhysicalDistribution”(即PD),漢語是實物配送的意思。1963年這一概念進入日本,當時對物流的定義是“在連接生產和消費間,對物資實施保管,運輸,裝卸,包裝,加工等功能,以及作為控制這類功能后援的資訊功能。它在物資銷售中起到橋梁作用”。中國引入這一概念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物流”英文稱“Logistics”,這英文字原意為后勤,后來轉用于物資的流通,形成了沿用至今的現代物流概念。它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目標,把制造,運輸,銷售等市場情況統一起來思考的一種戰略措施。物流作為與能流,資訊流并列的三大流通系統之一,是繼勞動,資源之后的第三個利潤的源泉。二十一世紀是國際物流業大發展的時代,資訊化,網絡化,智慧化,柔性化,標準化和社會化將是其特點。
一般情況下,供方將物資提供給需方即完成了物流服務,而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即3PL,TPL)是指物流服務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務為特征的物流運作方式.以航運或航空運輸,鐵路或公路運輸為依托的企業,所發展的就是這種第三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即4PL,FPL)負責第三方物流安排之外的功能整合,因為全球性供應鏈管理,單靠第三方物流來組織,整合,不可能做到包羅萬象,除了要保持速度及有效運作,它必須圍繞本身性質和重整來經營,采用合作而不是直接控制的方法,來獲得能力。為此,需將單個組織以外的知識與資源納入第四方物流。
還可以看看
其他文章,謝謝您的閱讀。
網站申明:系本文編輯轉載,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有權歸屬原作者。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
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