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車險行業的最熱門話題,就是關于"無責不賠"原則的探討。國內保險業賠付的原則是"按責賠付",即保險公司賠付的是車主的責任而不是車主的損失,這一制度存在明顯漏洞,近日央視報道了多起購買"全險"的車主,因在交通事故中"無責"而被保險公司拒賠的案例。這種"無責不賠"原則不僅令部分車主成了"冤大頭",還帶來了一定的道德風險,記者采訪了解到,由于商業車險遵循"無責不賠"的原則,一些無責車主在發生雙邊事故之后,為了方便理賠甚至要求交警判自己負全責。
廣東安華理達律師事務所馮世鋒律師認為,保險公司規定"無責不賠"并沒有錯,符合民法"誰有過錯誰承擔責任"的基本原則。但保監會應該規范"代位求償"制度的流程、適用標準、理賠程序等細節,一旦無責車主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得到第三方的賠付,該車主可以快速從自己投保公司得到賠償,然后保險公司代位向第三方追討無責車主的損失。
重大事故 "十賠九不足"
據車行工作人員以及消費者表示,現在責任明確、定損簡單的小事故存在的糾紛并不多,但是大的事故依然面臨著"十賠九不足"的難題。簽訂保險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雖然是被保險人和保險公司,但保險合同的履行卻涉及4S店以及其他汽車修理商。在對重大事故進行定損時保險公司和維修方往往對維修價格有不同的意見,大部分情況下,保險公司所核定的配件費以及工時費都低于維修方的報價,而車主則被當做"夾心餅干",如果保險公司與車行無法達成一致的意見,車主就得自己掏錢補維修差價。
在這種情況下,維修方通常會把車主得不到足額賠付的責任全部推給保險公司,但究竟是保險公司定價太低,還是車行"獅子大開口",不具備專業知識的車主難以作出明確判斷。而這種難題的出現,主要在于目前保險行業并沒有健全的估價機制。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保監會或者各地保監局能夠牽頭,讓保險行業協會以及汽車修理行業協會派出代表組成車險損失評估機構,聘請保險法律專家、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專家、汽車公估行業專家來處理車險行業的糾紛,那么理賠難問題將會大大緩解。
費率計算不能"獎優懲惡"
按照中國保監會規定,商業車險最高的折扣不能超過7折。這就意味著,如果車輛連續多年不出險,車主能夠得到的最高折扣與一兩年不出險的客戶基本一致。這在現實操作中引發很多詬病,很多有多年良好行車記錄的車主認為有失公平,呼吁保險公司更改現行的車險費率計算方式。
這方面北京已經出臺了《北京地區機動車商業保險費率浮動方案》,按照這個規定,如果車輛5年不出險,商業車險保費可低至4折左右,而一年出險8次或8次以上,保費最高上浮至3倍。
車險消費總是糊涂賬
在車險銷售、理賠等環節中,保險公司擁有幾乎全部的"話語權",所有的"游戲規則"都由其來制定,這令消費者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實際上保險的賠付方式、費率都由精算師進行嚴格的核定,但是保險公司修改賠付規定,會對其經營帶來什么影響呢?在利潤提升的同時是否應該降低保費?保險不是普通的商品,需要承擔起為普通公民分散風險的義務。因此保監會以及其他監管部門必須進行有力的監督與審核,讓保險公司在獲取利潤的同時,也履行其社會責任,但在現實操作中,監管部門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職能,這使得消費者成為車險行業的弱勢群體。
電話車險擾民,消費者不勝其煩
針對電話營銷業務擾民一事,保監會曾經下發有關通知明確規定,保險公司開展電話營銷業務,應設有電話營銷專用呼出號碼,嚴格管理電話呼出時間,并設置專門人員定期核查銷售過程、電話記錄。對拒?蛻魬鲇涗洠苊鈱蛻粼斐勺虜_。但這在現實生活中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
還可以看看
其他文章,謝謝您的閱讀。
網站申明:系本文編輯轉載,來自網友自行發布或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有權歸屬原作者。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
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