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月8日)凌晨0點,因醉駕被判六個月拘役的高曉松
(微博)從北京東城區看守所獲釋。當晚立冬,北京的夜晚氣溫不到10度,現場有來自多家媒體的數十位記者蹲守在看守所門外,接近0點時,有三輛車快速開入看守所大門,幾分鐘后,一輛白色豐田SUV車從看守所側門駛出,車輛并未因為蹲守在外的媒體減速,而是直接加速駛離。至此,高曉松經過184天的服刑,刑滿釋放。作為文化名人因醉駕被判刑,高曉松引發了極大社會關注,他自己也感慨這是“最長的半年”。
6個月后再次更新微博
0點15分,沉寂了半年的高曉松新浪微博再度開始更新,他發微博稱:“11月8日,立冬,期滿,歸。184天,最長的半年。大家都好嗎?外面蹉跎嗎?”這是自今年5月9日高曉松因醉駕被捕,判6個月拘役后,首次親自更新微博。高曉松服刑結束,但他引發的社會話題還在繼續。
社會話題一:頂格判最高刑期震懾醉駕
據今年8月31日的《人民日報》報道,高曉松醉駕判刑事件極大震懾了久禁不止的酒后駕駛,大幅降低了此類案件的發案率,據稱自“高曉松醉駕入刑”至今年8月底,全國醉駕同比下降了39%。因此,算是一件成功的執法警示案件。據悉,與高曉松被頂格判罰的同時,各地某些相似的醉駕情況卻獲得了輕判,甚至還出現了幾起判緩刑、廣東三起不判刑的案例,高曉松也成為“醉駕入刑”的第一例被頂格判最高刑期案例。判罰標準的模糊,引發了“法律面前是否人人平等”,“名人是否應重判”,“運動式執法是否可取”的社會爭論。當年“醉駕入刑”提案的提交者、全國政協委員施杰對此發表看法稱:“高曉松案雖然完全符合定罪條例,但被以“危險駕駛罪”拘役6個月的上限量刑確實相對較重。在事故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情況下,高曉松在事發后第一時間迅速報警、且認罪態度好、事后積極賠償受害人經濟損失,其行為符合我國司法酌情定罪規定,理應從輕處罰。”
雖然法律上討論未停,但從高曉松妻子今年中秋節探視歸來所發的微博看,高曉松本人并未感覺不公,他說他“認罪也認刑,與別人無關”。從法庭上“酒令智昏,以我為戒”到判決后不上訴,到得知全國只有極少數被判最高刑時說“與別人無關”,到最后服滿184天刑期,未謀求任何提前釋放,都說明高曉松是真誠地在認罪反省。作為社會名人,高曉松曾獲取比普通人更多的社會資源與利益,在犯錯時他也付出了比普通人更多的代價。
社會話題二:全程缺席新片《大武生》宣傳
沒有導演面對媒體采訪,電影能有一個好票房嗎?還是說,反而能成為宣傳的“噱頭”?這也是高曉松服刑期間的熱門話題。高曉松的新片《大武生》是他嘗試轉型商業片導演的第一部影片。9月9日,在導演缺席全部宣傳的情況下《大武生》上映。高曉松惟一能為自己電影做的是——在獄中創作了《大武生》主題歌《如夢令》、插曲《想問你》。在當月在映的十多部華語片中,《大武生》雖然口碑平平,但仍以5000多萬的票房成績位列9月全月華語片票房亞軍(當月冠軍為《全球熱戀》)。據片方透露,該片海外版權賣斷以及國內視頻網站和電視版權銷售額,總計超過7000萬的成績。可以說,在近年大量文藝片導演轉型拍商業片的大潮中,“缺席”的高曉松卻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社會話題三:獄中修身養性讀書譯書
服刑期間,高曉松在獄中讀《大英百科全書》、翻譯馬爾克斯小說的消息一度被多家媒體刊載。今年8月,在接受《北京青年周刊》的郵件訪問時,高曉松自稱之前的生活是“日日為浮云奔波”,反而在看守所閱覽室見到《大英百科全書》時如遇“神啟”,自此邊記筆記邊潛心閱讀。此外,他還開始翻譯馬爾克斯晚年的小說《昔年種柳》。高曉松的助理在高曉松博客(http://blog.sina.com.cn/gaoxiaosong)上發表了他的譯作第一章后,有網友調侃他“監獄中的生活更充實了”,專業作家卻給出好評。作家蘇童(微博)評論稱“看見高曉松在獄中翻譯小說,悄悄為他鼓掌,這是個我不認識但很尊敬的音樂人,在做了不該做的事情后,做了所有該做的事。”也許正如高曉松自己所說,這次服刑:“生活上穿越回從前過一過父輩清貧清淡清靜的日子”,精神上也獲得了一個安靜反思自己的機會。
自今日凌晨高曉松出獄,持續了半年的高曉松醉駕事件落幕。截止發稿時,高曉松的手機一直呼轉到經紀人處,經紀人表示高曉松近期不希望接受任何采訪,“請媒體把版面留給值得的人和作品。謝謝大家。”(JZB/文)
還可以看看
其他文章,謝謝您的閱讀。
網站申明:系本文編輯轉載,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有權歸屬原作者。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
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