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郵輪母港市場開始,我國郵輪旅游業開始呈現井噴式增長,至2016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郵輪市場。郵輪港口作為郵輪旅游產業發展重要的基礎設施,在區域郵輪經濟的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郵輪旅游業帶動郵輪港口市場快速發展
根據CCYIA數據,從2010年至2017年,我國郵輪港口接待郵輪總量達4533艘次。其中,共接待母港郵輪3623艘次,訪問港郵輪910艘次;2017年全年接待郵輪1181艘次,較2016年增加171艘次,其中接待母港郵輪1098艘次,接待訪問港郵輪83艘次。2010-2017年,我國郵輪港口累計接待出入境游客達1654.22萬人次。其中,接待母港郵輪出入境游客量達1461.82萬人次,接待訪問港郵輪游客192.4萬人次。2017年全年接待郵輪游客量為495.42萬人次,較2016年增加38.76萬人次。整體市場規模擴張速度較快。
圖1:2010-2017年中國郵輪港口接待郵輪和郵輪游客量(單位:艘次,萬人次)
郵輪港口競爭激烈,上海港口遙遙領先
目前我國正在使用的國際郵輪港口共15家,其中郵輪專用碼頭有8家。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天津國際郵輪母港、青島郵輪母港、深圳招商蛇口國際郵輪母港、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舟山群島國際郵輪港、廈門國際郵輪中心等8家為郵輪專用碼頭;大連港國際郵輪中心、廣州港國際郵輪母港、煙臺港、秀英港、溫州國際郵輪港、防城港港、北海港等7家是通過貨運碼頭改造而成的港口。
圖2:我國正在使用的國際郵輪港口
2017年,我國郵輪港口共接待郵輪1181艘次,共接待郵輪游客量495.42萬人次。其中,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2017年全年接待郵輪量達466艘次,占全國港口郵輪接待量的39.46%;接待郵輪游客總量291.5萬人次,占全國游輪港口游客接待量的比重高達58.84%,上海成為我國郵輪港口市場當之無愧的“領頭羊”。其次是天津國際郵輪母港,2017年接待郵輪總量為175艘次,占全國比重為14.82%;接待郵輪游客總量為94.1萬人次,占全國比重為19%。其余的廣州港國際郵輪母港和深圳蛇口太子灣郵輪母港2017年郵輪接待量均有上百艘次。
圖3:2017年我國部分國際郵輪港口發展情況(單位:艘次,萬人次)
未來郵輪港口發展以母港為主體,訪問港為補充
根據2015年國家交通運輸部發布的《全國沿海郵輪港口布局規劃方案》提出的要求,2030年前,全國沿海形成以2-3個郵輪母港為引領、始發港為主體、訪問港為補充的港口布局。我國郵輪港口建設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目前我國正在規劃建設的郵輪港口有大連國際郵輪母港、廣州南沙郵輪母港、北海國際郵輪港、海口南海明珠國際郵輪港、廈門國際郵輪母港等多家新型專業郵輪港口,寧波、秦皇島計劃興建國際郵輪港,并且大多以母港為發展定位。
圖4:我國正在規劃建設的郵輪港口
從2012年9月國家旅游局批準在上海市寶山區以吳淞口、在虹口區以北外灘為中心,設立“中國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開始,我國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就逐步建立起來。隨后天津、深圳、青島、福州以及大連的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也相繼獲得批準。
圖5:我國已經批準建立的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以三大郵輪母港為中心的郵輪市場格局:以上海為郵輪母港,輻射長三角地區的郵輪經濟區;以廈門、廣州為郵輪母港,輻射東南部沿海地區的郵輪經濟區;以天津、大連為郵輪母港,輻射環渤海灣的郵輪經濟區。根據交通運輸部的規劃,未來郵輪港口發展以母港為主體。雖然越來越多的沿海區域開始興建郵輪港口,且大多為母港,但也存在很多的投資沖動性或是為了地標性建筑,拉動房地產業的發展。我國郵輪港口建設工作缺乏全國的整體的規劃性。
未來郵輪港口發展趨勢分析
1、基于郵輪港口優勢建設國際郵輪港城
各地充分利用郵輪旅游的客源優勢和資源優勢,打造國際郵輪城,推動國際郵輪經濟的發展。當前,我國郵輪港口在港口靠泊能力方面較為領先,郵輪港口的地位與國外著名郵輪港口的功能性方面已經十分接近,郵輪接待能力方面已經有良好的基礎。國際郵輪城的規劃要從完善郵輪旅游設施向城市基礎設施完善轉變;國際郵輪城的建設要因地制宜,不可千篇一律。
2、國際郵輪港口的集團化運營逐漸成為趨勢
隨著中國郵輪港口群的形成,未來中國將產生郵輪港口運營管理集團,進行資本輸出與管理,提升中國郵輪港口的集團化運營能力。
3、國際郵輪港口將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發展
隨著全球郵輪市場的快速發展,郵輪港口的環境保護問題日益得到關注,在郵輪港口的發展運營中更加注重綠色發展成為國際郵輪業界的共識和未來趨勢。我國各個沿海城市都在積極地推進,在郵輪港口的發展規劃中將綠色發展作為一個重要的指標,推動國際郵輪港口的綠色化發展。
以上數據分析均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港口行業發展前景與市場競爭力分析報告》。
還可以看看
其他文章,謝謝您的閱讀。
網站申明:系本文編輯轉載,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有權歸屬原作者。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
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