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20大集裝箱港口排名出爐,中國港口占據半壁江山
2017年,全球經濟進入相對強勢復蘇軌道,全球貿易量增速回暖,市場需求復蘇。根據IMF預測,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為3.6%,不僅高于2008-2017年年均增速3.3%,也高于1980—2017年年均3.4%的歷史增速。受益于全球經濟增速企穩,全球貿易環境有所改善,國際集裝箱市場環境回暖升溫,全球主要集裝箱港口吞吐量增速表現亮眼,2017年全球前20的集裝箱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35億TEU,同比增速為5.6%,遠高于去年1.7%的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全球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排行前20中,中國港口占據了半壁江山,中國港口的國家影響力愈發顯著。
圖表1:2017年全球港口集裝箱吞吐量top20(單位:萬TEU,%)
港口碼頭1
注:填充部分為SISI根據各港口2017年已出數據預測。
數據來源: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7年中國港口集裝箱增速8.3%,12個港口全部實現正增長且排名未變化
2018年1月26日,交通運輸部公布2017年規模以上港口貨物、旅客吞吐量快報數據。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規模以上港口預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26.44億噸,同比增長6.4%。其中,沿海港口和內河港口同比增速基本持平,分別為6.4%和6.3%,完成貨物吞吐量分別為86.25億噸和40.19億噸;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40.02億噸,同比增長5.7%;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8.3%至2.27億TEU,且增速明顯快于貨物吞吐量6.4%的水平。以上相關數據與2016年同期增速相比,明顯加快。
圖表2:2011-2017年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及增長趨勢(單位:萬噸,%)
港口碼頭2
資料來源:交通運輸部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3:2011-2017年全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及其增速變化(單位:萬TEU,%)
港口碼頭3
資料來源:交通運輸部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集裝箱吞吐量排名上,交通運輸部此次公布的12個規模以上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中,港口排名與去年未發生變化,且增速全為正。其中,上海港首次超過4000萬TEU,達4018萬TEU,同比增長7.7%,穩居全球第一;深圳港2017年完成箱量2525萬TEU,同比增速僅為5.3%,排名第二位;寧波-舟山港僅以61萬TEU的略微差距,屈居深圳港之后,值得注意的是寧波-舟山港2017年度增速高達14.3%,遠高于深圳港5.3%增速,2018年或反超深圳,成為中國第二大集裝箱港。其后4至12位的排名,分別為廣州港、青島港、天津港、廈門港、大連港、營口港、蘇州港、連云港港及佛山港。
圖表4:2017年中國TOP12港口吞吐量及增速(單位:萬TEU,%)
港口碼頭4
資料來源:交通運輸部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寧波舟山港2017年度實現10億噸大港目標,預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0.0711億噸,同比增長9.2%,且以絕對優勢,穩居中國乃至全球第一大港口寶座,并且繼2016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年貨物吞吐量超9億噸的大港后,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且唯一一個超10億噸的大港,再次創世界紀錄。
2017年度,上海港預計完成貨物吞吐量7.51億噸,排名第二位。而內河第一大港蘇州港2017年度完成貨物吞吐量6.08億噸,同比增長4.9%,再次躋身中國第三大港口。
但此前排名第四位的天津港,貨物吞吐量反其道而行,出現8.7%的負增長,貨物吞吐量僅完成5.03億噸,跌出前四大港口,排名第7位;而其后的廣州港、唐山港、青島港依次順位,位列第四位、第五位和第六位。
圖表5:2017年中國港口TOP12吞吐量及增速(單位:萬噸,%)
港口碼頭5
資料來源:交通運輸部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產能過剩仍較為突出,沿海港口大型化趨勢明顯
近年港口行業投資規模負增長,但新增產能仍維持高位,產能過剩較為突出,沿海港口泊位大型化趨勢更為明顯。
沿海港口建設投資規模自2012年開始連續5個年度負增長,投資規模由2012年的1,004.14億元下降至2016年的865.23億元,2007-2016年港口萬噸級泊位新增吞吐能力為36.53億噸,同期新增的年吞吐量為25.41億噸,新增產能未能有效消化,產能過剩較為突出。2016年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在全國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中的占比為81.74%,10萬噸級及以上泊位占比在96%以上,沿海港口泊位大型化趨勢更為明顯。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港口行業發展前景與市場競爭力分析報告》。
還可以看看
其他文章,謝謝您的閱讀。
網站申明:系本文編輯轉載,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有權歸屬原作者。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
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