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投入與產出極不對稱,財政收支難以平衡。
公共平臺的搭建和基礎設施的配套是物流園區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而該類設施具有投資金額大、建設周期長、回報收益少的特點,企業和市場難以承擔此類設施的建設,因此政府應當承擔起相應的建設責任。但物流企業具有高流通量、低稅收的特點,造成園區的稅源基礎相對薄弱,中短期難以平衡由物流基礎設施投資和維護所帶來的巨大財政支出壓力。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物流園區具有顯著的公益屬性,園區雖然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但是其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多地是由區外企業共同分享,區內物流企業對園區的直接貢獻較小,屬于典型的收益外部化;二是在園區建設初期,由于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備和開放度不夠,所引進的物流企業規模小、層次低,難以滿足客戶差異化的需求,直接導致對既有設施利用不充分,經濟效益有待提高;三是現代物流理念尚未在工商企業中得到普及,使得工商企業對物流服務的有效需求釋放較慢,客觀上不利于物流園區和物流企業的發展。
2.園區建設成本瓶頸日益凸顯,招商難度日益加大。
物流園區由于大型物流基礎設施土地占用大,存量土地難以引進更多的高端物流企業。另一方面,由于土地資源的稀缺和基礎設施配套日漸完備使得園區土地價格成倍上升,加上土地稅費和拆遷政策調整,物流用地大大超過物流業能承受的10萬~30萬元/畝的價格,建設和經營成本的大幅提高束縛了物流企業的引進和落戶。雖然園區能提供給企業一定的優惠政策,如直接進行地價補貼或者進行稅收返還,但園區財力不可能持續大規模地進行地價補貼或者稅收返還。在此背景下新建的物流基礎設施,不但因新建設施的使用成本大幅高于既有設施的平均成本而使企業的經營成本增加,而且會迫使企業將過高的建設成本最終轉嫁給客戶,使得客戶成本隨之上升。因此,大多數物流企業在提供物流服務時,難以大幅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更嚴重的是,如果物流企業的經營效益不佳,以及企業的市場前景不足以支持企業的持續經營,企業勢必在土地用途轉變和土地炒作上做文章,物流企業的后續發展難以為繼。
3.園區企業軟件設施相對落后,物流產業層次不高。
物流園區是物流管理先進理念和技術的主要運用場所,而擁有多層次的物流專業人才儲備是園區推廣和運用先進理念和先進技術的關鍵。物流專業人才儲備不足是制約物流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升級物流服務的主要障礙,也是造成園區物流產業信息化程度不高的一個主要原因。目前,園區大多數物流企業只能簡單地提供運輸和倉儲服務,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務、物流方案設計以及供應鏈管理等更高層次的服務方面還沒有全面展開。物流產業層次不高將極大地影響物流企業和園區的競爭力。
還可以看看
其他文章,謝謝您的閱讀。
網站申明:系本文編輯轉載,來自網友自行發布或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有權歸屬原作者。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
聯系我們刪除。